艺术家 | 韩冬

艺术总监 | 何勇苗

主办方 | 人可艺术中心

展期 | 2015.10.10 – 2015.12.10 
开幕 | 03:30 p.m, 2015.10.10 周六

“备忘录:韩冬作品展” 是艺术家韩冬在人可艺术中心的第二次个展,人可艺术中心启用三个馆,集中梳理展出韩冬自八十年代末至今所创作的油画和皮纸水墨作品,将艺术家的不同创作阶段 、现实观照和个人体悟呈现于观众,并通过大量手稿的展出,提供给观众一个更多维度的解读方式。

本次展览取名为备忘录,旨在通过对韩冬不同时期创作实践的梳理,勾连出艺术家长期的思考脉络和隐喻线索,折射一种具有时代精神又带有隐逸气质的创作态度。它们或如一则关于“存在”的寓言,或如一幅晦涩又清旷的浮世小景。本次展览试图捕捉韩冬作品中最显著和最有品质的部分,展期为20151010日至1210日。

 


艺术家

 

 


 

 

韓冬/Han Dong

 

 

1958,出生于江苏大丰。 1986,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现工作生活于扬州

 

个展

2015  “天界的倒影”韩冬个展 上海朱屺瞻艺术馆

2014  “空色墨影” 韩冬个展 陈孝信策划 人可艺术中心

2013  “如梦令-第二章”韩冬绘画展 南京更斯艺术馆

2012  “唯心唯识”韩冬绘画展 上海全摄影画廊

2004   南京红色经典艺术馆举办韩冬绘画展

1999  “身体的寓言”油画展 南京经典拍卖有限公司

1993   韩冬油画展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展览馆

 

群展

2015  “我思,我在”纪念85美术思潮30周年展 南京更斯艺术馆

2015  “过年”当代艺术展 杭州人可艺术中心

2014  “交融”学院与当代艺术研究展 南京方山

2014  “塔”艺术展 上海全摄影画廊

2013  “大墨东方”中韩艺术交流展 扬州美术馆

2013  “应无所住”江苏当代艺术研究展 浙江美术馆

2013   江苏当代艺术年度展 南京尚东艺术馆

2013  “水之澜·6人绘画展” 上海M艺术空间

2012  “困顿与延伸”当代艺术展 南京三川美术馆

2012  “叛徒展”记念南艺100年 南京尚东美术馆

2012  “面向未来的回归”上海画廊联盟展

2012  “晒太阳” 当代艺术展 上海全摄影画廊

2009  “意派·世纪思维”当代艺术展 高铭潞策展 北京今日美术馆

2007  “西游记”现代艺术展 左靖策展 Kunstraum Noe Nieder sterreichische美术馆 奥地利

2007  “当代文脉·中国版本”现代艺术展 陈孝信策展 北京今日美术馆

2006  “诗意江南:对江南的再解读”艺术展 南京南视觉艺术馆

2003  “今日中国美术大展” 北京中华世纪坛

2001  “非常·平常” 油画作品展 上海亦安画廊

2000  “回到原处”油画作品展 上海亦安画廊

1999  “边缘视线”第三回展 上海

1997   油画《洁净的手》入选上海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展

1997  “边缘视线”第二回展 北京当代美术馆

1996  “边缘视线”江苏青年艺术家作品第一回展 江苏省美术馆

1995   作品《檀香木室内》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2   油画作品《室内人物》入选中国广州首届油画双年展并获三等奖

1990   作品《听琴》入选“香港中国艺术大展”

1986   作品《绿色的果》参加中国首届漆画展并获优秀奖

 

 

 

 

 


 

自序 

文/韩冬

 

我只不过是时间而已。——夏多布里昂

 

  

记录它们,用草图的方式,其难处在于当它们结束之前,我不可能看清它们的模样,当然有人早就知晓,从不会为自己思想的每一步发展而惊奇。我则是在能够表述自己之前,一定要弄明白心中如何在想,或许当我在二十年当中涂画了这许多东西之后,我告诉自己,这会是我新的精神果实。

这是一个没有皱痕的城市。

它们是残存下来最早的一些小幅油画,其年代应在1995年前后,何以今日于我仍感觉它们如此亲近,它们的特质何以感觉起来更像是我,更像宋代以远的传统,这些伫立的人触到了我的情感。它们仿佛是上个月才画的,原因何在,简单的答案——或许是一种混杂着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和《周易參同契》的思维方式,它们有如乔托、莫兰迪、朱耷和牧溪的样式,它们寡淡、乏味、稚拙,但准确、凝重。而此种异质性恰好吻合我的一贯趣味。

这是用白色、土红、黑和中黄来赋予的一种理想的异乎寻常的单调颜色,这黏糊糊的色彩非常像宋代的彩塑,这是一种色调,就像一束莫名的光。

关于雌雄同体的一幅画,可以是涉猎从最人性,最具结构的东西到最细小,最无用东西的架上绘画。

看着这些室内人物的寂静面孔,伫足望去,这些雌雄不辨的形象,无所要求,不求回报,却向观看她们的人声明自己的漠然与脆弱和一种被人遗忘的自尊。

许多是用胶彩,但大多以油彩完成。

室内的人物注视着我们,犹如这个时代失落的东西。

土地平展,雾气中透着淡淡的阳光,地面湿润,呈灰褐色,田野是柔和的绿色,绿树成行。

新世纪过去了的十年可能有所不同。

现实的冷漠,没有信心的未来,大量的影像经由平面媒体和数字媒体包围了我们。

被我注视到的那些景物都宁静地呈现在预想与偶然之间,是关于各自的出处、境遇的暗示,也是对自身命运的关照。那些各得其所的景物,无论是被遗忘在墙角的长凳,还是横跨麦田的车间,面对时光的那份安然坦荡才是真正的常态。

在与天地自然日渐疏离的今天,诗已远去,我想在真实与幻象间寻一条路,感受虚空的同时仍有找寻诗的能力,即便浅的就像草皮上散落的光斑,记忆已然温暖。

景致并不是被赋予了文化的,没有任何东西在讲述历史。

重复叠加出來的墨色帶來的整体感与和谐是其他任何一种绘画方式所沒有的。对于传统的特殊情結使我热衷于品味这些細小的色差所給我帶來的愉悅,並沾沾自喜,乐此不疲。

作画的经验常常有助于我更好地看照片和寻找存在的角度。采用一种灰墨的纸本书写,忽略原照片的细节,去掉所有颜色,降低照片分辨率,留下模糊了边缘的脆弱图象,并将这些图象浸进不同的浅灰色调中。手段并非情绪化的,显得冷静、理性和克制。毛笔的作用就是在照片的基础上创造画,为每一个独特的目光,召来无穷的崭新过渡。当景物以一种陌生的姿态呈现后,就成为皮纸水墨系列较为精确的草图。

这是一种古老的方式。时间流逝中所蕴涵的虚无。

由于疲倦,以至于无法注意到景致中非常漂亮的东西,比如那些断掉的石桥和轻飘飘的高压线杆。 

船只一字排开在天水交接的边缘,水的那边是被遗忘的城市,模糊在人們的视野之外。当图像可以比较完整的表达时,它们因为自身而存在,因为影象和绘画语言本身的魅力而丰富。在观念的喧嚣中,它们的意义在于向我们提示了一种回归,一种从艺术时尚和潮流中独立出来,寻找宋代马远静默空远的价值与意义的可能性。

 

 

 

——韩冬

2015/8/29

 

 

相关链接

 

www.artnet.cn/html/news/detail/2015/10/11/16_9322653454205542.html

news.artron.net/20151010/n784176.html

huanan.artron.net/exhibit_news.php

www.artnet.cn/html/news/detail/2015/10/11/16_9322653454205542.html

hz.bendibao.com/xiuxian/2015108/61476.shtm

news.hexun.com/2015-10-12/179736829.html

hiart.cn/exhibition/detail/2efjvyu.html

 

视频链接

 v.qq.com/x/page/n03436vu4q7.html  

 

 

关注人可艺术微信公众号:Renkeart,获得一手展讯